- ChatGPT爆火啟示:軟硬科技協同創新正當時
- 2023年03月13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專家認為,相較于硬科技創造的實力優勢,軟科學貢獻的是模式優勢,兩者各有所長,不可偏廢。僅有軟科學而實力不“硬”,軟科學自是無本之木;僅有“硬”實力但模式欠妥,難免導致事倍功半,甚至無的放矢、南轅北轍。推動軟硬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將更好助力中國科技創新在“實力”和“效率”上的雙重提升。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郭海英
ChatGPT推出約兩個月后,月活躍用戶超過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序。在全球加速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爆火的ChatGPT也成了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多名代表委員、學術專家和業內人士都針對ChatGPT提出相關意見建議或設想規劃。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指出,ChatGPT之所以引起關注,在于它是一個大模型,有效結合了大數據、大算力、強算法,在計算方法上有進步。這一界定總結了當前及未來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共識:在以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硬科技”之外,以數據、信息等為依托的“軟科技”和模式創新同樣不容忽視,而且軟硬科技協同發展必將創造更大價值。
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尤其如此。而ChatGPT在全球引發強烈關注,為我國推進科技創新提供了一個鮮明的啟示:軟硬科技協同創新將越來越重要。專家認為,ChatGPT未來有望演變成新一代操作系統平臺和生態,并引發整個產業格局巨變,大模型及其軟硬件支撐系統的生態之爭,將成為未來十年信息產業的焦點。
推進軟硬科技協同創新,在國內科技界已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本次全國兩會期間,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重視認知智能大模型研發,構建以領軍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加速跟進和追趕國際前沿水平;加快推進認知智能大模型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示范應用和規?;瘍r值落地,支持在教育、醫療、人機交互、工業互聯網和企業數字化等領域的價值落地。
當前,我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順應軟硬科技協同創新的大勢所趨。以產業數字化為例,主要就是做大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車聯網、平臺經濟等諸多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這些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內容,并為一些硬科技的突破提供了更多場景和模式支持。
進而言之,現在科技創新上的軟件和硬件的界限,也在變得越來越模糊。這一方面表現在,一些重大科技的研究越來越需要運用算法、大數據等被認為是“軟科技”的工具和操作系統;另一方面表現在,科技創新的主體在變得更多元化,科技創新的“軟硬”融合變得越來越常態化。多年來我們說“企業是創新主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使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務發生了很大變化。如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所說,企業不僅是一個技術創新主體,要解決技術問題,還是科學研究的主體,需要提出新的方法、新的科研范式、新的領域研究、新現象的解釋,以及怎么轉化為技術、高科技產業。這一部分更多指向的就是“軟科技”創新。
專家認為,相較于硬科技創造的實力優勢,軟科學貢獻的是模式優勢,兩者各有所長,不可偏廢。僅有軟科學而實力不“硬”,軟科學自是無本之木;僅有“硬”實力但模式欠妥,難免導致事倍功半,甚至無的放矢、南轅北轍。推動軟硬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將更好助力中國科技創新在“實力”和“效率”上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