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知識產權局: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
- 2023年01月17日 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我國是世界上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超300萬件的國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比重超過四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也顯示,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
1月1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21.2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28萬件。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4件,這一數據較上一年提高1.9件,較“十三五”末提高3.1件。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我國是世界上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超300萬件的國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2.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比重超過四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也顯示,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
從2022年我國知識產權工作來看,胡文輝稱,主要呈現五大特點:即有效發明專利實現量質齊升、國內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數字領域技術創新日益活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國外在華知識產權數量穩步增長。
具體來看,在創新活力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35.5萬家,較上年增加5.7萬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2.4萬件,同比增長21.8%。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51.2萬件,占國內企業擁有總量的65.1%,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
而從企業高價值發明專利來看,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國內企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6.8萬件,同比增長28.7%,占國內總量的73.1%,比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所占比重高4.1個百分點,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其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達到95.2萬件,同比增長18.7%,所占比重為71.9%,產業創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在數字經濟領域,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2年底,我國信息技術管理、計算機技術等數字技術領域有效發明專利增長最快,分別同比增長59.6%和28.8%。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32.5萬件,同比增長17.9%,專利儲備不斷增強。
另外,數據顯示,2022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項目達2.8萬個。質押融資總額達4868.8億元。
“2022年全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連續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菁捌髽I2.6萬家,其中70.5%為中小微企業,為其應對疫情沖擊和平穩健康發展帶來了‘真金白銀’?!焙妮x說。
除此之外,知識產權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作用也在持續顯現。
截至2022年底,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有效量達86.1萬件,同比增長4.5%,涉及國外企業5.8萬家,較上年增加0.2萬家。國外在華有效注冊商標203萬件,同比增長5.9%。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國將長期成為外商的投資熱土,外資企業在中國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提出“培育專利密集型產業”的工作任務,預期到2025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
葛樹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深入落實“十四五”規劃任務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知識產權政策,繼續培育壯大專利密集型產業,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更好支撐實體經濟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