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北企之窗>正文內容
  • 財務造假行為再迎“重拳” 監管執法保持高壓態勢
  • 2023年02月17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一直以來,財務造假行為都是監管部門嚴打重點。根據證監會通報的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全年辦理信息披露違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財務造假94件,占比46%。

證券日報? 作者:朱寶琛 毛藝融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嚴厲打擊財務會計違法違規行為。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陳運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的背景下,意見的發布對于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等證券違法行為,提升投資者信心、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意義重大。

一直以來,財務造假行為都是監管部門嚴打重點。根據證監會通報的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全年辦理信息披露違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財務造假94件,占比46%。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律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造假屬于虛假陳述行為,要承擔行政責任、對投資者的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相關公司和負責人要承擔刑事責任。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需要多部門協同、凝聚法治合力。2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表示,最高檢會同中國證監會加強執法司法合作,“零容忍”依法嚴懲、全鏈條追責證券犯罪。

“財會監督體系的建立可有效劃分部門的監督職責,發揮監督合力,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監督保障機制?!北本﹪視媽W院教授崔志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崔志娟認為,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其關鍵是需要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加強單位內控建設,財會監督通過強化日常監督和信用監管,可有效促進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實施。

為凈化資本市場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全面注冊制順利實施。陳運森認為,打擊財務違法違規行為需要構建互相聯動的監管生態,監管機構需要創新監管方式,加強科技監管,不同監管主體之間強化協作。

“監管部門需要強化業務能力,站住腳,監督實;上市公司需要練好內功,加強內控管理和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強化執業質量筋骨,提升一體化管理水平?!贝拗揪瓯硎?。



責任編輯:楊雨艷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奇米在线视频